(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瑞瑞)“今天是我第100次献血屿科配资,在此之前19年的时光里,我一直坚持做这件事情,对于我来说无偿献血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。”6月11日,在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来临之际,李宁来到了北京市西单献血屋进行他第100次的献血。
6月11日,李宁在北京西单献血屋完成了第100次的献血。高瑞瑞摄
2006年12月的一个冬日屿科配资,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李宁迎来了成年后的第一个冬天。
“记得当时,学校红十字会的献血招募海报贴在公告栏,18岁的我第一次意识到,原来自己也能以这样的方式为他人伸出援手。那天,我跟着队伍走进献血车,看着针头刺入皮肤,红色的血液顺着导管流入血袋,这是我与无偿献血的第一次相遇,也是往后二十年坚持的开端。”
毕业后工作屿科配资,他把献血的习惯从校园延续到了职场。6月14日出生的李宁,生日和世界献血者日是同一天。这些年,他累计100次、47000多毫升的数字,对李宁来说这是一本用时间写就的“生命账本”。
“2025年1月1日至6月11日,北京市全市献血20.57万人次,较2024年增长4.74%;采集血液总量34.65万单位,较2024年增长5.23%,千人口献血率20.1。”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王鸿捷介绍道,无偿献血的采集方式主要有两种,一是全血是直接抽取血液全部成分;二是血小板需通过设备分离,截留血小板后将其他成分回输,需4~6个循环。其中,全血约15分钟,血小板需40分钟到1小时。
6月11日,北京站献血屋内医务人员正在为献血者进行抽血。高瑞瑞摄
每一次挽起袖子,都在和某个素未谋面的生命建立连接。李宁说,“有一次献完血小板,护士递给我一张感谢卡,上面写着:‘您的血液正在拯救一位白血病患儿’。”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